第371章大殿训子(2 / 2)

大厅内一片寂静,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。

简雍维持着躬身的姿势,额头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。

良久,叶明才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而平静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简雍,你代表刘备而来?”

简雍心中一凛,连忙答道:“正是。我家主公,益州牧刘备,特遣下臣前来,拜会叶将军。”

“所为何事?”叶明的声音依旧平静,听不出任何情绪。

简雍斟酌了一下措辞,小心翼翼地说道:“我家主公深感之前宛城之事,多有误会,特命下臣前来,向将军表达歉意。实不相瞒,我家主公仰慕将军已久,深知曹操才是真正的国 贼,而你我两家,皆为汉室宗亲,理应同心协力,匡扶汉室,岂可自相残杀,让亲者痛仇者快?”

他顿了顿,观察着叶明的神色,继续说道:“我家主公希望,能与将军重修旧好,冰释前嫌,共抗曹贼,以安天下,不知将军意下如何?”

简雍说完,便屏住呼吸,等待着叶明的回应。

他已经将刘备的意思表达得十分清楚,姿态也放得很低。

他相信,以叶明的智慧,应该能够明白,联刘抗曹,才是最符合双方利益的选择。

然而,叶明听完他的话,脸上却没有任何动容之色。

嘴角反而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。

“匡扶汉室?”

叶明轻笑一声,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嘲弄。

“简雍,你主刘备,也配提‘匡扶汉室’这四个字?”

叶明这句带着明显讥讽的话语,像一根针,直刺简雍的心房。

大厅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,连烛火的跳动都似乎慢了下来。

简雍维持着躬身的姿势,后背已然被冷汗浸湿。

他来之前,军师诸葛亮曾反复叮嘱,此行长安,无论叶明态度如何恶劣,言辞如何尖刻,都务必忍耐,务必以大局为重。

诸葛亮甚至赋予了他临机决断之权,哪怕是割让部分新占之地,也要稳住叶明,绝不能让叶曹两家达成真正的联合。

攻取雍凉,本是军师力排众议定下的方略,意图为皇叔打开一片新的天地,占据地利。

可谁也没想到,马超的突然投靠,以及宛城那步棋,会引发叶明如此强烈的反弹,将原本可能存在的盟友,推向了对立面。

如今的局面,已是骑虎难下。若叶明真的倒向曹操,那皇叔一方,将面临灭顶之灾。

这个责任,诸葛亮担不起,刘备更担不起。

所以,简雍不能动怒,也不能退缩。

他缓缓直起身,脸上努力挤出一丝平和的笑容,尽管这笑容在叶明冰冷的注视下显得有些僵硬。

“叶将军此言差矣。”简雍的声音尽量保持平稳,“我家主公虽出身微末,然自涿县起兵,奔走半生,所思所为,无不是以兴复汉室为念。”

“当年讨董,我家主公率先响应;徐州危难,不避凶险前往救援;后曹操南下,更是置生死于度外,与曹贼决裂。”

“纵观天下诸侯,如我家主公这般,屡遭挫败却矢志不渝,一心向汉者,又有几人?”

简雍试图用刘备过往的经历来反驳叶明的质疑,强调刘备的正统性和对汉室的忠诚。

叶明听着,脸上的讥诮之色更浓。

他身体微微前倾,双手交叠放在案几上,一股无形的压迫感弥漫开来。

“矢志不渝?一心向汉?”叶明重复着这几个字,每一个字都像是淬了冰,“简雍,你是在跟我讲笑话吗?”

“刘备奔走半生,是为汉室,还是为他自已那点野心,你我心知肚明。”

“陶谦三让徐州,他半推半就地接了,那是救援危难?”

“夺刘璋基业,袭取益州,那又是为了哪门子的汉室?”

“还有宛城!”叶明的声音陡然拔高,如同平地惊雷,“趁我与曹军主力鏖战之际,背刺盟友,夺我城池,害我将士!这也是匡扶汉室?”

“马孟起兵败,走投无路投奔于我,你家主公转眼就将其招揽过去,挖我墙角,这又是哪门子的同心协力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