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猛地转身,朝着帐外厉声喝道:“来人!”
守在门外的侍卫立刻应声而入。
“传我将令!即刻起,清空军师主帐方圆百步之内所有人员!设下禁区,任何人不得擅自靠近!调派最可靠的亲卫,日夜守护,有擅闯者,格杀勿论!”
命令下达得又快又急,带着一股肃杀之气。
“另外,”刘备转向华佗,恭敬问道,“先生,需要准备哪些物品?”
华佗也不迟疑,当即报出了一系列所需之物:“上等纯净灯油七七四十九斤,新制素面陶灯盏八只,需大小一致。朱砂,黄纸,桃木剑一柄,另需……”
他详细说明了各种物品的规格和要求。
刘备听得仔细,对侍卫再次下令:“听清楚了吗?速速去办!所有物品,务必按照先生的要求,分毫不差地备齐!若有延误或差错,提头来见!”
“遵命!”侍卫领命,匆匆退下。
一时间,原本死寂沉沉的营帐内外,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无形的动力,压抑的氛围中,多了一丝紧张而有序的忙碌。
刘备重新将注意力投向榻上的诸葛亮,看着他苍白如纸的面容,胸膛那微弱的起伏似乎比刚才更难察觉了。
他的心,一半是火焰般的期盼,一半是寒冰般的恐惧。
七天七夜。
与天争命。
孔明,你为大汉耗尽了心血,这一次,无论如何,我都要把你从死神手里夺回来!
他伸出手,想要触碰一下诸葛亮的手,却又在半空中停住,生怕惊扰了这脆弱的生命之火。
帐外,急促的脚步声和器物搬动的响动隐约传来,打破了死寂的宁静。
刘备站在榻边,看着诸葛亮苍白的面容,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。
他亲自检查了送来的每一件物品,灯油的光泽,陶灯盏的质地,朱砂的色泽,桃木剑的纹理,都务必符合华佗的要求。
华佗在帐内开始布置法坛,他动作轻柔而精准,仿佛每一步都遵循着古老的韵律。
八只素面陶灯盏被摆放在特定的方位,七盏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,一盏略小些,放在七星之外,靠近诸葛亮的榻边。
上等纯净的灯油被缓缓注入,直到盏沿。
华佗取出一根细长的火折子,点燃了第一盏灯。
微弱的火苗跳跃起来,映照着他凝重的脸。
一盏,两盏……直到七盏主灯全部点亮。
最后,他小心翼翼地点燃了那盏本命灯。
火焰在灯盏中安静地燃烧,光芒微弱,却又顽强。
华佗退后一步,对刘备做了个噤声的手势。
“皇叔,法坛已成。”
他的声音极低,仿佛怕惊醒了沉睡的神明。
“这七盏主灯,是孔明先生向天借命的引子,这盏本命灯,便是他生命的象征。”
“七日七夜,灯火不熄,一线生机。”
“这期间,切记内外隔绝,寂静无声,万万不可有任何惊扰。”
刘备郑重地点了点头,他屏住呼吸,连走路都放轻了脚步,生怕发出一点声响。
帐内只剩下灯火燃烧时极轻微的“噼啪”声,以及诸葛亮那几乎听不见的呼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