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表明事情的严重性,敖丙故作气愤道。实话实说,太清圣人如今所为,确实有些过分。
七大先天葫芦在诞生之初,本无高低之分。可随着它们落入人手,分别被主人重新祭炼一番。如此,它们便有了强弱。
具体如何排名不好说,但最强的肯定是养宝葫芦无疑。
这点毋庸置疑,因为它乃承载开天至宝之器,与盘古幡接触的时间越长,威力就越强大,这是其余六大先天葫芦所无法媲美的优势,自然要弱它一筹。
可就算养宝葫芦再强,那也有个限度,不可能一个比得上俩。
所以,太清圣人宁愿给敖丙价值更高的两大先天葫芦,也不愿给他养宝葫芦,用心就显得很恶毒了,明显是不想让他成道。
在两大先天葫芦与养宝葫芦之间,要是让旁人选,但凡犹豫一秒,都是对两大先天葫芦的不尊敬。
可唯独在敖丙这里,却要反过来。因为对他来说,养宝葫芦本身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它身上承载的盘古幡道韵。
没有这道韵的话,就是将养宝葫芦放在他面前,他也懒得看上一眼。
“我就猜你会这么说,非是我不想给你讨来养宝葫芦,而是你二师伯不同意。”
“太乙死于你之手,因为此事,你二师伯对你深恨之,如何肯助你成道”
太清圣人无奈道,他就猜到,敖丙会拿养宝葫芦说事。但他却不好反驳什么,因为这事他干的确实不怎么地道。
倘若敖丙是外人,他这么糊弄没什么。
但敖丙可是他的嫡亲师侄,明知妖宝葫芦是他的成道之物,对他来说尤为重要。他不帮着谋划也就罢了,竟然还想方设法的糊弄。
这摆明了是没把他当成一家人,在防着他啊。
因此,敖丙生气完全情有可原。甚至于,他要是不顾一切的把此事闹大,闹到道祖那里。
那就冲太清圣人刚才所为,免不得要被道祖训斥一番。一家人之间尚且如此,那对外人又该防范到何种程度
“二师伯对我不满,我可以理解。但理解归理解,总不能二师伯要对付我,还不许我反抗吧”
“我就一句话,二师伯既然不想让我掺合接下来的仙神杀劫,那就必须得拿出足够的诚意来,不要总想方设法的糊弄我。”
“这样不仅没有意义,反而会加深我参与杀劫的想法。”
敖丙毫不客气的说道,要说他不怕元始天尊,那是不可能的。
但输人不输阵,就算打不过,他在气势上也不能输,必须得把态度摆出来,免得元始天尊以为他好欺。
还有,就两人的关系而言,他就算服软认输,也无化解的可能。
既然如此,他服软个屁啊,还不如一路莽过去,说不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,令元始天尊忌惮。
“哎,确实是这个理,我再去劝劝他。”
闻言,太清圣人叹了口气,也没有为难敖丙,而是直接离开,再次前往昆仑山玉虚宫。
这应该算是他二上玉虚宫了,犹记得上次前往玉虚宫,还是劝元始天尊好生教导弟子,莫要让他们再惹祸了。
可结果呢,元始天尊嘴上答应的好听,实则完全没有放在心上。
但凡他真的听进去了,也不会因太乙真人之死,一直记恨敖丙到现在。
太乙之死,完全就是咎由自取。没有本事,还敢惹事生非,不是活该遭劫,上那封神榜
因为此事计较,元始天尊真的是有失公允了。
“送大师伯!”
见太清圣人要走,敖丙躬身送行道。就他本人而言,对太清圣人暂时还没什么不满的。
就算在处理两教事务上,他有时会有失公允,但也算情有可原,并非不能理解。
只能说,处在他的位置上,很多事确实很为难,不是简单的公平二字就能解决的。有时不是他不想公平,而是现实不允许。
就像这场仙神杀劫,他倒是想偏帮截教,但有用吗完全没用。
因为阐教弟子太少,就是全部上榜,也填不满封神榜,所以只能从截教弟子中找人来补。
现实如此,为了结束仙神杀劫,他除了偏帮阐教外,又能如何
但理解归理解,并不能说明他偏帮阐教之事是应该的。此事就是不对,哪怕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为之,事后也该补偿截教才对。
这样,才能勉强说是公平。
眼下敖丙只看到了太清圣人偏帮阐教,并未看到他在事后补偿截教。是以,他说是对太清圣人没有不满,其实还是有些不满的。
但这不满并不多,要看他接下来的表现,若是真的一点也不打算弥补截教,那这不满就要化为怨恨了。
到时,三教就不再是一家人了,而是彻彻底底的仇敌。见了面不说分生死,那也不会再有好话。
…………
太清圣人的速度很快,动念间,就已来到了昆仑山玉虚宫。
而与他上次来时相比,原先非常热闹的玉虚宫,此刻却是变得冷静了不少。因为宫中的那些弟子,现今都下凡历劫去了。
“二弟,那养宝葫芦,你是留不住了,依为兄之意,你还是给他吧。”
“这样,不仅能遂了你的意,让人龙不再插手仙神杀劫,还能对外展示你的胸怀,对三教弟子一视同仁。”
一进玉虚宫,不等元始天尊开口,太清圣人就率先说道。
他实在不想和元始天尊说话了,一开口就是抱怨,要么说通天如何如何不尊敬他,要么就是说通天教导出来的弟子,是何等的目无尊长。
总之,一直在说截教的坏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