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7章 回宫(1 / 2)

从七月梅雨消,到九月深秋,两个月时间,苏州一切步上正轨,刘湖与尹守知共同上奏了一篇《奴人诉》。

—— 一纸奴人契,代代无人声。

在苏州引起传唱。

大齐律法在‘奴隶’一章重修。

奴隶终于有了基本的人权。

只要不是打上罪名的官奴,奴隶所生子女不再是奴隶,而是良籍,可以分地、科举,享有平民百姓的一切权益。

至此终于可以告慰平文馆自焚舞妓的在天之灵……

刘湖因此事名声大噪被外派常州一地做了县令。

同时三十名绣衣使也选了出来。

绣衣使的使命注定让他们颠沛流离。

他们需要一个人为他们坐镇后方,给予物质、精神、兵力、情报上的支援。

齐帝不想太子与绣衣使有过多联系,绣衣使注定会站在朝堂公卿的对立面,若不入朝堂永远这样散着还好,一旦涉及权政,他们必会成为大臣的眼中钉肉中刺,被群起而攻之。

掌握绣衣使的人可以是皇帝,也可以是孤臣,唯独不能是太子。

关于绣衣使的首领之位,齐帝与太子商量,祁元祚给了他一个出人意料的人选。

陆持。

齐帝对陆持印象不深,他总觉得这人智力中规中矩,能力也中规中矩,品性也中规中矩。

怎么看都不出彩。

事实也如齐帝所想,陆持办事的能力中规中矩。

可他有一个优点,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,所以懂得放权和尊重他人。

绣衣使出门在外干着刀尖舔血的活儿,不需要一个时刻指挥他们的首领,而是一个可以信任支援的首领。

陆持不用太聪明,不需要太能耐,他只需做好他的后援,要银子给银子,要支援给支援。

陆持跟了大当家多年,最能体会潜伏和传递情报的难处和风险,对墨侠的脾性有明确的了解,对情报线的建立有成熟的经验,他自己的身份也算墨侠的同道中人,更有大当家这份情分,再没人比他更合适了。

恰好,陆持自己也愿意。

很快走马上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