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此同时,在北面的苍琅大营之中。
泊尔天玉看着刚刚收到的军情战报,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,猛地一拍桌子,怒声说道:
“好啊,我们都中了苏钧的奸计!这一年来,趁着我们与南武朝廷交战,他竟偷偷摸摸地占据了南边数道之地。”
“苗疆那边,居然也出兵将昭理给占领了,本王当初谋划从西南进兵伐武,就这样功亏一篑了?”
下方的伯颜尉赶忙劝慰道:“王爷息怒,如今看来,当初在武昌城出现的状况,极有可能是苏钧一方故意挑起的,其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与南武朝廷开战,他好坐收渔翁之利!”
泊尔天玉冷哼:“不用你说,本王已然回过味儿来了,不能再继续与南武朝廷纠缠下去了,我们必须转而全力进攻苏钧一方。”
“另外,苗疆竟敢主动出兵与我们作对,本王觉得,得好好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,不仅要将昭理的地盘夺回来,甚至直接挥军攻占苗疆!”
听闻泊尔天玉有意再度进军昭理与苗疆,伯颜尉不禁眉头紧锁,接着劝说:
“王爷,恕属下冒昧直言,其实就当前局势而言,昭理与苗疆是否纳入囊中并非最为关键之事,当务之急,是要抉择究竟该扶持苏钧,还是助力南武朝廷。”
泊尔天玉是个有傲气的人,当初,正是他力主攻占昭理,计划从西南迂回进兵,对南武朝形成双面夹击之势。
然而此刻,昭理竟被苗疆一举夺去,这着实令他难以咽下这口气。
只见他咬牙愤愤说道:“不行,苗疆人欺人太甚,当初本王并未打算对他们动兵,此次,是他们逼得本王不得不出手,定要将他们打得服服帖帖!”
伯颜尉的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川字,满脸无奈地说道:
“王爷,倘若再贸然进兵昭理,我军恐怕会深陷西南的泥潭之中,难以自拔,依属下愚见,倒不如转而进攻巴蜀,这总比攻打昭理和苗疆更为妥当。”
在伯颜尉看,泊尔天玉执意进攻昭理和苗疆,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层面的考量,实际意义并不大。
毕竟此前攻占昭理之后,不但未能给苍琅带来多少实质性的益处,反而为了镇压当地百姓,不得不专门派遣一支军队驻守在昭理。
而这支驻军所需的军饷粮草,虽说能从昭理当地征收一部分,但绝大部分还是得依靠苍琅朝廷来负担。
更为关键的是,泊尔天玉精心谋划的从西南进兵之策,也因苗疆横亘在中间而宣告失效。
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,苍琅虽灭掉了昭理,却并未获得实际的好处,反而还得不断投入兵力与物资。
更何况,如今苗疆还出兵将他们在昭理的驻军驱赶了出去。
依伯颜尉的判断,倘若继续增派兵力攻打苗疆,且不说能否战胜苗疆士兵,对于苍琅一方而言,极有可能会深陷其中,难以脱身。
然而,此刻的泊尔天玉已然下定决心,铁了心要再次夺回昭理。
只见他满脸阴沉:“这些年来,由于本王的一些计策未能奏效,朝中对本王不满的声音逐渐变多。”
“尤其是我那亲兄弟泊尔布葛,故意散播关于本王的谣言,使得皇兄对本王已心生猜忌,因此,本王必须要做出一番成绩,否则,实在无法向皇兄交代!”
听了这番话,伯颜尉无奈地轻轻叹了口气,说道:“王爷英明,是属下考虑不够周全了。”
泊尔天玉之所以能拥有如今这般权势,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乃是当今苍琅大汗的亲兄弟,另一方面,更是得益于苍琅大汗对他的极度信任。
眼下既然政治任务的重要性远超实际利益,那也只能硬着头皮,继续谋划攻占昭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