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5章华佗天降(1 / 2)

这仿佛是泣血的嘱托,每一个字都重重地砸在刘备的心坎上。

放弃北伐?龟缩防守?不再与叶明为敌?

这对于一心匡扶汉室,渴望建功立业的刘备而言,是何等艰难的抉择!

他看着榻上气若游丝的诸葛亮,这位为了大汉鞠躬尽瘁的臣子,正用生命最后的余烬,为蜀汉规划着一条看似屈辱却唯一可行的道路。

“孔明……”刘备的声音哽咽难言,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,“我……我知道了……”

他知道,这是诸葛亮用惨痛的失败换来的教训,是用生命发出的警告。

轻视叶明的代价,他们已经付不起了。

“臣……咳咳……臣只恨……”诸葛亮又是一阵剧咳,嘴角甚至渗出了一丝暗红的血迹。

刘备慌忙拿起旁边的布巾,想要替他擦拭。

诸葛亮却微微摇头,推开了他的手。

“只恨……不能再为主公……分忧……”

“兴复汉室……道阻且长……”

“主公……保重……”

他的声音越来越低,眼中的光芒也渐渐黯淡下去,眼皮变得无比沉重,缓缓合拢。

“孔明!孔明!”刘备大惊失色,连声呼唤。

榻上的人,却再也没有回应,只有微弱的呼吸,证明着他尚在人间。

“太医!快传太医!”刘备猛地回头,对着门外嘶声大喊。

门外的侍从和官员们闻声,立刻慌乱地跑去传唤太医。

刘备俯下身,紧紧握着诸葛亮的手,感受着那微弱的脉搏,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。

他戎马一生,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没有经历过?

可从未有哪一刻,像现在这样,让他感到如此的彷徨和心痛。

擎天之柱,将倾未倾。

蜀汉的未来,仿佛也随着诸葛亮的倒下,变得晦暗不明。

叶明……

这个名字再次浮现在刘备的脑海,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压力。

他闭上眼睛,诸葛亮那泣血的嘱托,在耳边回响。

撤兵、固守、休养生息、暂避锋芒……

每一个词,都像是在割他的肉。

但他知道,他必须听。

为了蜀汉,为了这仅存的汉室基业,他别无选择。

太医匆匆赶来,一番诊治之后,只是对着刘备沉重地摇头,低声说着“尽人事,听天命”。

刘备挥退了众人,独自守在诸葛亮的榻前。

昏暗的房间里,只剩下他沉重的呼吸声,以及诸葛亮那微弱的气息。

窗外的天色,渐渐暗了下来。

成都的夜,似乎比以往更加寒冷,更加漫长。

刘备枯坐良久,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。

刘备枯坐榻前,如同一尊失了魂魄的石像。

四周静得可怕,只有诸葛亮那几乎难以察觉的呼吸声,以及自已胸腔里沉闷的心跳。

天色由暗转明,又渐渐染上正午的暖意,可这暖意丝毫驱散不了刘备心头的寒冰。

军师若去,蜀汉何存?

他甚至不敢去想那个可怕的后果。